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广州新能源汽车零售量为23.5万辆,同比增长36.7%,位居全省第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51.2%。随着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持续攀升,充电需求日渐增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广州市现在的状况来看,虽然充电设施总量一直增长,但仍然落后于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桩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及管理上的水准尚显不足,难以适应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迅速增加,亟待解决和进一步完善。
注意到小区内新能源汽车充电问题频发、公共充电桩管理维护有待逐步加强、充电桩超时占位费定价缺乏标准,收费提醒不明显等问题,本次“广州两会”,市人大代表、广州海缝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晓欣提出了几项建议。
一方面,郭晓欣建议加快补齐小区充电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对新建居住小区或具备条件的大型小区强化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在充电桩类型方面,除了配备常规的快充与慢充设施外,还应慢慢地提高超级快充充电桩的数量占比,以满足居民日渐增长的快充需求,提升小区整体的充电服务水平与效率”,针对老旧小区,他建议进一步加快供配电设施的升级与改造,积极推动小区内充电桩的统建统营,进行有序充电管理。
“此外,还应明确物业在充电桩安装与维护中的相关责任,将充电基础设施安装维护纳入物业的考核评价体系,以及建立物业奖励机制,激励物业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充电桩的建设与管理中来”,郭晓欣提出,在此基础上,相关政府部门也应发挥牵头作用,推进小区充电设施的“一站式”协调推动和投诉处理机制。通过紧密协同各方力量,共同做好小区充电桩建设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等工作。
另一方面,郭晓欣认为,指导提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运营管理上的水准也是重点。为逐步优化充电桩运营管理,他建议有关部门着力完善相关运营管理标准。“要逐步督促运营企业切实落实定期巡检制度,严格规范其维护响应时间及服务质量,明确规定运营企业在发现故障或者接到故障申报后的特定时间内,完成对应区域充电桩的维修处理流程”,郭晓欣建议,运营企业在充电桩显著位置清晰标注故障反馈渠道与处理流程等,方便车主在遭遇充电桩故障时,能够便捷、高效地向运营商反馈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郭晓欣还建议要积极带领企业合理制定超时费标准,建议有关部门加强指导,推动运营公司能够依据不一样的区域的地段特点、人流量、车流量以及周边配套设施等综合因素,灵活地调整超时占位费价格,但有关部门应明确规定超时费价格上限,以保障占位费价格在合理区间内波动。“与此同时,要强调运营企业在收费环节的信息公开披露义务,不仅要对充电费用进行明确标注,对其他服务费用、超时占位费的详细规则与明细等也应以清晰且醒目的方式予以公示。通过确保收费标准的高度透明化与合理性,切实保障消费的人在充电消费过程中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郭晓欣提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许晓芳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吴一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