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新能源车险的“两难”困境
2025-04-30
作者:星空体育平台app

  新能源车险保费贵、投保不易、续保更难,如何破解?近日,包括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内的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水平发展的指导意见》,分别从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创新优化新能源车险供给等方面入手,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解决投保痛点,以更好满足新能源车主需求。

  一边是车主喊贵,一边却是险企喊亏,新能源车险市场遭遇“两难”困境。来自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车均保费为4395元,比燃油车高63%。而另一权威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4年,我们国家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有必要追问,高企的保费缘何不能填补险企的巨大亏损?

  这就要从新能源车险的高赔付成本谈起。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新能源车均风险成本是燃油车的2.2倍,新能源车险综合成本率行业中等水准在107%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一些新能源车型更加追求集成化设计,进而出现“撞伤一点,维修一片”的“大修”情况;再比如,新能源汽车大量采用原厂配件,维修和零部件供给渠道相对有限;此外,新能源车中的营运车占比高出燃油车10个百分点,但是又以非营运车辆投保,无形中也拉高了赔付成本。凡此种种,均使险企面临不小的承保亏损压力,直呼干“赔本买卖”。

  当前,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3000万辆,并呈高速增长态势。更好解决新能源车险供需矛盾,实现“愿保尽保”,不仅关乎新能源车主的利益,也关乎相关产业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导意见》的一项重点改革任务,便是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政策协同,从源头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使用成本。而这正是解决新能源车险业务痛点的“治本之策”。看具体举措:一方面从供给端入手,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丰富新能源汽车维修零部件供给渠道和类型,以有效降低维修使用成本;另一方面从消费端解题,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以推动降低车辆故障率和交通事故发生率。

  同时也要看到,与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具有独特的动力结构、空间结构,加之其更多地被用于营运的客观现实,这些均要求新能源车险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地进行创新优化。从引导保险行业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到支持新能源网约车结合实际运营情况灵活投保,再到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指导意见》推出一系列有明确的目的性、有实效性的举措,旨在更好满足多种车主的多元化投保需求。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车险也应迎头赶上。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发力”“政策加力”的利好之下,车主投保不再成为“老大难”,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定能慢慢的变好。